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
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加大了练习内容和辅导答疑的比重,各章均布置有一套覆盖该章全部内容的详细的练习题,然后讲解答疑,目的是强化学生掌握岩体力学基本理论以及运用该理论解决岩体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第一章 绪论
了解岩石(体)力学的进展及发展方向、岩石(体)力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以及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
第二章 岩块和岩体的地质特征
了解岩块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风化程度,掌握结构面的成因类型、规模与分级以及结构面对岩体性质的影响,了解岩体的成因及结构特征,掌握岩体的工程分类。
课堂讲授,作业巩固。
第三章 岩石的物理、水理与热学性质
了解岩石的空隙性、吸水性、软化性、抗冻性以及透水性,了解岩石的比热容、导热系数以及热膨胀系数。
第四章 岩块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掌握岩块单轴和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变形性质,单轴抗压、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岩石的蠕变性质。重点掌握岩石的破坏判据即强度理论(M-C准则和Griffith准则)。
第五章 结构面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掌握结构面的法向和剪切变形性质以及强度性质。
第六章 岩体的力学性质
掌握岩体的变形试验和变形参数的确定;了解影响岩体变形性质的因素;掌握岩体的剪切强度,裂隙岩体的压缩强度;了解岩体的动力特性和水力学性质。
第七章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
掌握岩体中天然应力的分布特征,了解岩体天然应力的量测方法及估算方法。
第八章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掌握地下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的计算,围岩变形与破坏的特点,围岩压力的计算以及围岩抗力与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第九章 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
掌握边坡岩体中的应力分布特征、边坡岩体变形破坏的类型以及影响变岩体变形破坏的因素;掌握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步骤及方法,了解边坡岩体滑动速度计算及涌浪估计。
第十章 地基岩体稳定性分析
了解岩体地基中应力分布特征及地基承载力;掌握坝肩岩体的破坏模式以及抗滑稳定性分析方法。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结合,辅导答疑,作业巩固。
四、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加大了练习内容和辅导答疑的比重,各章均布置有一套覆盖该章全部内容的详细的练习题,然后讲解答疑,目的是强化学生掌握岩体力学基本理论以及运用该理论解决岩体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